时间:2024-12-09 预览:1 source:圆柱锂电池Pack厂家
CATL将推出CTC电池技术 高度集成化成电动汽车未来趋势?
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,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透露,该公司将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(CelltoChassis)电池技术。
作为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,动力电池与底盘集成技术受到不少企业的追捧,除宁德时代外,特斯拉、博世等企业也在进行探索。CTC技术到底有何奥妙,引业内一众领军者竞折腰?
通过高度集成优化性能
其实,从字面上不难理解CTP(CelltoPack)与CTC技术的差异。作为电芯封装技术,CTP是将电芯封装在一个个的模组单元之内,电池包挂在底盘下。而CTC则打破了传统的封装技术套路,将整个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在底盘中,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集成。按照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此前的介绍,CTC技术不仅将重新布置动力电池,还会将三电系统纳入进来,包括电机、电控、DC/DC转换器、车载充电器(OBC)等。此外,CTC技术还可通过智能化动力域控制器,优化动力分配和降低能耗。
据悉,宁德时代正加快CTC技术的攻关研究,计划于2025年前后推出第四代高度集成化的CTC电池系统,并在2028年前后将其升级为第五代智能化的CTC电动底盘系统。
整车企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实现与底盘的集成化设计是动力电池结构创新的趋势。虽尚属前沿技术,但不少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密切关注。特别是固态电池的发展,将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与底盘的集成化设计提速。他表示,目前外界对动力电池与底盘集成的技术知之甚少,主要原因还在于其并不十分成熟,还不具备量产推广的基础。换句话说,在动力电池产品和技术自身仍未稳定的前提下,不适合贸然进行其与底盘的一体化设计。
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对记者表示,相比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,下一代固态电池,由于具有电池包整体体积小、单个电芯容量相对较大、电池管理系统简单、材料更安全等特点,更容易布置在一体化底盘内,并且在效果上可以使底盘更薄,从而降低车身高度和风阻,同时单个电芯容量大的情况下,电芯一致性更容易控制。一般来说,售后人员无需在维修时打开与底盘一体化的电池包,且固态电池更安全、着火概率极低,在紧急情况下不用破坏底盘进行灭火。“固态电池更可靠、稳定、安全、精简、便于管理的特性,更适合与底盘实现一体化设计。”他认为。
“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讲,固态电池更适用于CTP或CTC技术,因为越是集成的电池系统,对电芯的安全要求就越高,固态电池有这方面的优势。”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对记者说。
技术推广还面临诸多挑战
电芯集成方式的改变将使电动汽车的设计、制造都随之发生“颠覆性”变革。而更为深层的是,这项技术或将改变汽车行业的传统整零关系。底盘或动力域的完全独立,意味着零部件供应商核心能力的提升。底盘一向是整车企业必备的技术,现如今零部件公司将触角深入整车企业的核心领域,使得后者的传统优势地位受到挑战。
在曹广平看来,随着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等趋势的发展,产业再分工的时代到来了,车企也迎来再次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机遇。他称:“车企在这个时候不一定要立即推出CTC产品,而是要抓住核心,尤其是与固态电池等技术一样,先申请CTC方面的布置、热管理、电池管理以及底盘相关的专利,做到技术领先,而后才是产品领先。”
吴辉认为,对于整车企业而言,肯定不希望动力电池企业掌握底盘技术的主导权,所以未来CTC技术可能更多地还是由车企主导、电池供应商配合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比亚迪、长城汽车等既有整车业务,也做动力电池的企业具备先天优势。未来,动力电池或模组肯定会逐步实现标准化,电池企业专注做好电芯或模组,整车企业研究系统集成,这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。
“整车企业肯定需要掌握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,但没有必要去生产和制造电池。也就是说,车企一定要懂电池,不一定去做电池。所以对于整车企业来讲,也需要加强电池研发和评价团队的建设,这样才能用好电池。”吴辉强调。
从特斯拉与宁德时代规划的产品上市时间分析,新技术走向量产仍需不少时间,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还需跨过许多门槛。
上述整车企业相关负责人还对记者表示,因为一体式车身往往不可修复,因此保险费用昂贵,所以想要避免车身损伤的后期维修,还需要自动驾驶技术的再进步。“新技术之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,最终的结果一方面要看电池系统自身技术的发展情况,另一方面要看一体化技术与其他技术融合发展的情况,以及车企和用户是否认可。”他说。中国汽车报
相关推荐: